English

来了“橄榄绿”乌恰变绿洲

1999-12-1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董丰 唐延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

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部边缘,有一座名叫乌恰的边城。1985年8月23日,一场7.4级的地震使乌恰城顷刻间化为废墟。然而到了今天,这座原本荒凉寂静的边城已是柳绿花红的一派“塞外江南”风光了。是谁把醉人的绿色接到这被称为“不毛之地”的塔克拉玛干?每个乌恰人都会告诉你一个同样的答案:是那敢于与天斗与地斗,愿为人民造福的“橄榄绿”!

1988年的一个晚上,7级大风衔着沙石接待了武警新疆总队乌恰县中队的官兵们。第二天早晨起床,每个人的被子上都增加了一层厚厚的“沙土”。没水洗脸,没电照明,出门一看,黄沙无际,满目荒凉。中队党支部“一班人”决心带领官兵迎难而上改天换地。

于是,一场改造边陲、建设家园的战斗打响了!

要引来绿色,水是首要问题。怎么办?官兵们瞄上了中队北面一座无名雪山丰富的水源,那里距离中队达8公里之遥,引水难度非常大。整整7个月,官兵们早出晚归,挥洒汗水,手上的老茧磨掉了一层又一层,十字镐、铁锨磨秃了40把,硬是从8公里外引来了水。

水来了,官兵们开始植树造林。几个月时间,他们在营区周围种下了1000多株小叶柳,铺设了800多平方米的草坪。然而,由于土壤碱性大,种植的树木花草无一成活。当地专家告诉官兵:如要植树,必须换土。官兵们就从5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地方手抬肩挑,一点一点运来泥土,更换了土壤。官兵们从10公里外的林场精心选苗,小心移植,一株一株移来绿色。斗转星移,经过6个春秋的努力,终于使23000余株绿树迎风挺立在戈壁滩上。

乌恰不产蔬菜,当地人吃菜全部从200多公里外的喀什或阿图什运来,价格昂贵。中队官兵决心让这片不毛之地长出蔬菜来,他们首先清除了营区附近一块荒滩上的石头,再通过换土、施肥改良土壤,5个月下来,整理出了3亩多菜地。经过精心耕作,第一茬绿芽终于破土而出。就在此时,一场大雨引发山洪,肆虐的洪水把沃土和菜苗全部冲走,底层的沙石又露了出来。但官兵们不气馁,洪水过后,他们继续开荒造田。经过6年时间的不懈努力,他们开垦出了15亩菜地,让豆角、西红柿、黄瓜等10余种蔬菜在戈壁滩上生长起来,旺季时基本达到自给。1993年,他们又开垦出10亩荒地,种植了大量经济作物,还养起了几百只家禽家畜。红红火火的农副业生产不但丰富了官兵们的餐桌,更改善了生活环境,促进了中队全面建设的发展,连续8年被上级评为先进,荣立集体三等功。前任指导员毛进杰作为武警部队学雷锋先进个人代表,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
乌恰县县委书记蔡世亮对前来参观的人说:“战士们只在乌恰服役3年,他们却把中队建设得如此漂亮,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乌恰人,要以他们为榜样,把乌恰建设得更美好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